去,于是他又来到了杭州。】
【当时杭州淤泥堆积,苏轼为此招募
手和资金,在此筑起了一道堤坝,这就是西湖现在有名的“苏堤”,属于西湖十景之一,而除了苏堤之外,西湖的三潭印月也是苏轼安排
建造的,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看哦。】
【不过毕竟距离当时太过久远,所以我们现在的苏堤和三潭印月早被多次修补过,还是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但总体而言,苏轼这一次到杭州,也是做了不少实事,只是他在杭州的
子没过几年,宋哲宗亲政之后,又开始想要实施新政,而苏轼在宋哲宗眼里,是属于反对那一派的,于是在这一时期,苏轼便迎来了“三连贬”。】
【而且一次比一次远,先是被贬到了英州,接着又被贬到了惠州,最后又被贬到了琼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海南岛。】
【去海南的时候,这一年苏轼已经2岁,他的弟弟苏辙也一路同行,只不过一个去海南,一个去雷州,而这一分别,再见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或许此生都无法再相见,而且在送别苏轼的前一晚,咳咳……苏轼的痔疮
复发……】
【悲惨加悲惨,他弟弟苏辙就给苏轼念了一首陶渊明的《止酒》,借此劝苏轼赶快戒酒。】【不过虽然分别中透着一点“无厘
”,但两
这一分别,确实是永别了。】
【因为尽管苏轼在海南待了几年,宋哲宗去世,于是他申请去常州养老,可在北归途中就生了病,最终到常州后就也离开了
世,而苏辙为兄长作了墓志铭,随后逐渐淡出政坛,也隐居了起来。】
“哥哥
“弟弟——”
兄弟两个执手相看泪眼,又是不禁一阵唏嘘。
苏轼没想到自己一生竟是这样的,竟然去过那么多的地方。
而励
图治想要实施新政的两位皇帝……哎,想到天幕曾经说过的历史,就不得不道一声可惜。不过他这仕途也是真的好跌宕起伏,叫苏轼心绪实在是有些难以平静。但好在有他的弟弟在,有此弟,此生无憾矣。又在一旁看着的苏洵:……算了,他也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纵观苏轼这一生,其实很多
提到苏轼,大概都会把他归类为“豪放派词
”这一流派,但其实苏轼的作词风格除了豪放之外,也还有婉约和旷达这两种,而且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又说了——“东坡之旷在于”。】
【所以用旷达一词来形容苏轼总体的词作风格,其实是更合适的。】
【而苏轼之于宋词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他不仅在风格上,在内容上也扩展了宋词的边界,使得宋词发展更多样起来。】
【不过在苏轼之后,北宋的词作发展,也就告一段落了。】
【那接下来的南宋词
,我们重点说两位流派代表
物,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而这位婉约派的代表
物,可还是苏轼的徒孙,并且曾这样评价苏轼,说他的词是“不协音律,句读不葺之诗。”】
【就是说苏轼的词根本不算词,其实就是句子长短不一的诗,并且以诗为词,没有音乐
,太拗
,唱不出来。】
“嗯?”
苏轼一听就眉梢跳了跳,他未来的徒孙?
倒真是会说,哈哈。
这不由得让苏轼立即就起了兴趣,也不知这徒孙是哪位……
【不过在说起这位词
之前,其实关于宋词的发展,还有一位词
也起
到了不小的作用,虽然听过他名字的
很少,但王国维又评价了,这位词
可是有着“词中老杜”之称,也就是和杜甫作比,是词的集大成者。】
【而且这位词
的作品,在婉约派之中还长期被尊为“正宗”,除此之外,旧时词论也称他为“词家之冠”。】
【对于南宋作词的风格技巧,这位词
可谓影响之大,所以在讲两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
物之前,也不得不提一下这位词
,对方也可以说是上承北宋,下接南宋的
物了,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第2章 李清照
词中老杜,词的集大成者?这个评价可不低。
先有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苏轼,现在又有一个被誉为“词中老杜”的词
,众唐
心中观感多少有些微妙复杂。
不过听完这苏轼的诗词文章,现在又来这一位,倒让他们不敢太过于妄言了。只是这“词中老杜”的评价,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所谓词的集大成者,又是从哪里判断的?
【在主要讲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两位代表
物前,我们现在要说到的这位词
,有可能是词
里面音乐玩得最好的,而先前也讲过,词的出现和发展是从燕乐中演变出来的,所以可以说,词本身就是拿来唱的。】
【那这位词
,就格外看重词的音律和音韵的和谐。】
【而他之所以被王国维评价为“词中老杜”,就是因为这位词
用词
工,并且除了善用典故之外,同时还善于铺叙,从而使得词的格律结构很是谨严和
致,而整体又透着
雅和曲丽,除此之外,还有着音律音韵的美感等。】
【所以王国维在《
间词话》里这样评价这位词
——”美成
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
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这其中的欧指的就是欧阳修,秦指的就是秦观,而美成,就是这位词
的字了,所谓“词中老杜”,则周邦彦是也。】
[叮叮——]
周邦彦名字一出,他的作品也随之出现在诗词文章模块中。历朝历代的众
都得以看到这位词
的众多作品。
比如很长一篇的《汴都赋》,竟是歌颂新法的,还有《兰陵王·柳
直》,整体一共三段。
这听天幕讲词,他们多多少少也有了些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