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缺读过书的。再说,嘛,还是温柔贤惠的好,她们本来也不能做官,书读得多了,还自以为是起来,看不起这看不起那的。
“说句老实话,凭少爷您的家境相貌才学品,这世上的环肥燕瘦,想找什么样的找不到?也就这谢小姐,仗着您喜欢她,反而对您不冷不热的,您何必总拿热脸去贴冷
。
“要是您将来真娶了这,然后一天到晚对着她一副棺材脸,岂不是给自己找罪受。”
秦皓闻言,书卷抵袖,浅浅一笑,道:“庸之言。”
小厮:“……”
小厮:“得,少爷您见多识广,当然是圣,咱就是庸
呗。”
秦皓说:“自古夫妻一体,只贪图子美貌而娶无才无德之
子为妻的男
,实乃短视。
“所谓婚姻,男子主外,担家之脊梁;子主内,承相夫教子之职。
“若是娶了肤浅子,初时许还能因美色蜜里调油几年,但
子长了,与妻子
谈,如对牛弹琴,感
上味同嚼蜡不说,愚
必闹得家宅不宁。小打小闹许还得以容忍,但纵观方国历史,多少
因娶了目光短浅之妻,落得家
亡、多年基业毁于一旦的下场?
“且后若有孩子,还需家中主母教导。
“一位愚笨无能的主母,又如何能教好孩子?古有孟母三迁,成就一代圣贤,已足见一位聪慧母亲之必要。相反,若是娶了愚为妻,许是三代都要为之拖累。
“谢妹妹若论才学聪颖,这世上少有能与她相较,纵是男子亦少有能出其右者。她必不会同寻常
子一般,愚昧无知、见识狭隘。
“我们二皆嗜书,可谓志趣相投。夫妻间有共同话题,方能琴瑟合璧、红袖添香。将来有了孩子,如同谢妹妹这般的母亲,必能将他们教导得很好。更何况……”
说到这里,秦皓稍稍停顿。
他脑中浮现出多年前那一幕。
小院凉亭中,青涩少手持青色压花,眉目柔和,莞尔而笑。
那是唯一一次,他见到谢妹妹笑的模样。
从那以后,他再没见过同样的形。
不过当时那秋水映月般的清灵温柔,始终印在他心间,他从未忘记。
秦皓的面容亦不自觉地温和起来,俊秀的眉峰间起了一丝怀念。
他道:“更何况,外说谢妹妹是冰美
,不过是不够了解她、没有看到她的好。只要有什么契机,融化她内心的坚冰,她也会柔
似水,成为一位贤妻的。”
第十六章
秦皓离开后,谢知秋则独自坐在窗边。
她托腮望着窗前池水中倒映的摇曳灯火,脑海中浮现出久远的回忆——
“——知秋,若是我还在朝堂,定会向圣上谏言,
例让你以
子之身参加科举,然后
朝为官。”
谢知秋离开白原书院后,有时,甄奕夫妻二还会来探望她,甄奕也会看看她新作的文章。
有一回,甄奕看完她的文章,便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