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玉剑法,我师姐的确是不懂,可是林家也未必懂得才对,而且林家的
又如何知道墓内机关?」我答道:「龙姑娘果然是冰雪聪明,此乃因家父很久之前,曾分别见过表姑母及王重阳二
之故,此事关系到我表姑母之一些私事,不知龙姑娘愿否细听?」小龙
虽自少被迫冷漠,对一般的事也莫不关心,但她对祖师婆婆之事所知应该不多,这些事当然是她难得有兴趣想知的,更何况她要弄清楚我的来历及真伪;小龙
平淡地道:「愿闻其详。」我道:「其实很多年前,我表姑母便喜欢王重阳,只是两个心高气傲的
在一起,结果不能终成眷属,成为二
终生憾事,在我表姑母死后,王重阳曾来墓中吊祭,看到我表姑母留下的玉
心经,亦留下一些说话,之后王重阳便寻找我表姑母的亲
,结果找到家父,王重阳说出原由,并留下一些武学心法及古墓的机关布置,希望我们林家后
,能完成一个他与我表姑母的遗愿,当时在下还未出世,我也只是听家父所说,而家父自幼体弱多病,便由我代为完成。」孙婆婆问题:「为何我这么多年也从未听闻有你们林家?」我立即道:「听家父说,当年因年祸连年,我们林家被金兵烧毁,当场死了不少
,难道表姑母被王重阳伤透了心,连我们林家的惨事也不愿提起吗?而家父死里逃生却与表姑母失去联络,若表姑母没有提及有个在生的堂弟,即是表姑母以为家父已死;而当时我还未出世,故表姑母根本不知有我;后来王重阳找到家父后,家父才知堂姊有传
在此。」小龙
好像开始半信半疑,随
问道:「不知祖师婆婆与王重阳的遗愿是什么?」我道:「遗愿之事可以迟些再详谈,不知龙姑娘与孙婆婆,是否有兴趣先看王重阳在古墓留下的说话?」小龙
当然对此有兴趣及有知道的必要,便道:「请。」她冰冷的说话真是简洁之极。
我带小龙与孙婆婆,来到放石棺的室中,我从包袱取出火折打着火,点燃了蜡烛,便揭开属小龙
的那一具石棺盖,明显见到棺盖内侧,以浓墨所书写:「玉
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
。」这十六个大字,笔力苍劲,字体甚大,其后还写得有许多小字。
小字的意思是:「林朝英死后,王重阳又来过古墓,他见到石室顶上林朝英留下的玉心经,竟把全真派所有的武功尽数
去;他便在这石棺的盖底留字说道,林朝英所
去的,不过是全真派的粗浅武功而已,但较之最上乘的全真功夫,玉
心经又何足道哉?而记录的一间石室,便是在此室之下。」孙婆婆看到便动容,而小龙
没有改变的面容上,也出现微微动容,但只是一闪即过。
我跃棺中,四下摸索,摸到一个可容一手的凹处,先朝左转动,再向上提;只听「喀喇」一响,棺底石板应手而起。
我跳出石棺,见孙婆婆心急想进内,便阻止道:「且莫忙,待中秽气出尽后再进去。」小龙
与孙婆婆听到便知是有理,便没有动。
我问道:「现在两位相信在下林成眷的说话吧?」小龙与孙婆婆二
仍犹疑。
我道:「两位请看此王重阳留下的武功。」便立即展示了九真经的奥妙武功,当然是厉害无比,而且专克制古墓派武功,不过小龙
看来对于此武功并无兴趣。
我问道:「以我林成眷的武功,又对墓内如此熟悉,若非真如在下所说,那在下是何?来此有何目的?」孙婆婆问道:「我间中会到江湖打探消息,以林公子如此武功,为何好像从未有闻?」我笑道:「这可能是我们林家的
向来也习惯低调,我表姑母便是如此,而且再看我的林家武功。」我纯熟地施展各式古墓派武功。
之后我道:「我这家传的林家武功,是由自少练起,若无廿年以上的修苦练,试问如何能有此造诣?除了我们林家和古墓派,试问还有那里可教出一个如此的我?」小龙
听后好像已不太怀疑。
我道:「请龙姑娘与我到表姑母的画像前吊祭,在下有些表姑母的私事,想告知龙姑娘一。」小龙
想了一想,道:「好。」
孙婆婆道:「那我在此等秽气尽出再进石室察看吧。」来到放画像的室内,西壁画中是两个姑娘,一个二十五六岁,正在对镜梳装,另一个是十四五岁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侍候;画中镜里映出那年长郎容貌极美,秀眉
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着一层杀气,我知便是林朝英与小龙
的师傅。
我向林朝英的画像,表面恭敬地下跪叩拜,七上面地道:「表姑母,请恕成眷这么迟才来拜祭,成眷的家父是表姑母的堂弟林过雨,当年林家惨被金兵消毁,家父死里逃生后与表姑母失去联络,后来生下了成眷,希望表姑母在天之灵,必定要保佑成眷完成表姑母的遗愿。」相信小龙
已再无怀疑,之后我又向那丫鬟之图像又恭敬下跪叩拜,小龙
本来没有丝毫变化的面容,也露出一丝喜悦之色,那当然是喜欢我尊敬她的师傅,因为我的身份是林朝英的亲戚,小龙
的师傅对我来说,只是一个下
身份。
而王重阳的画像在旁,我问小龙道:「龙姑娘可清楚,我表姑母与王重阳的关系?」小龙
回答:「详细我也不太清楚,只听师父与孙婆婆说,天下男子就没一个好
。」我道:「此事当中非常复杂,在重阳观的后山上,有一大石,当中有我表姑母用手指在石上刻字,此事关系到此古墓的谁属问题,不如我们一同去看,路上我再告知详
如何?」小龙
想了想,便道:「在终南山上便无问题,好。」于是我带小龙
来到墓外,此时刚过了下午又未到黄昏,沿途风光明媚如画,有小龙
如此一般的仙
在旁,途上更是舒畅无限,在黑暗的古墓以外,有太阳光照之下再看,小龙
清秀脱俗可
,一
及腰的乌丝,轻软光润,行路时随风轻飘,更是美艳不可方物。
路上我与小龙细说:王重阳与林朝英均是武学才,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佳偶,王重阳先因专心起义抗金大事,无暇顾及儿
私
,但义师毁败,枯居古墓,林朝英前来相慰,柔
高义,感
实
。
我在林朝英如何慕王重阳一事,更是加油添醋,如何彻夜难眠,心绪凌
,而那种苦苦思念之
,是叫
如何伤魂断?却又是要
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本来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的小龙,对于祖师婆婆之事却是非常认真地细听,而听到我形容
慕的感觉,平静的心湖开始冒起一个涟漪。
我见小龙好像想问为何我知得如此清楚但又不敢问,我便说是在林家惨剧前表姑母对我娘亲说的。
此时我与小龙二
来到山峰绝顶,在一块大石之后,刻得了一首诗,诗云:「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
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
传
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小龙
可能认得字迹确是其祖师婆婆所刻,便用她那羊脂白玉般的纤细手指,在刻文上慢慢抚摸。
我道:「前八句是说张良曾得一部异书,后来辅佐汉高祖开国为汉兴三杰之一,最后功成身退后隐居并出家。后八句是说王重阳少年时习文练武,是一位英雄好汉,因愤恨金兵侵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但后来连战皆败,愤而出家自称「活死
」,接连几年不肯出墓门一步;事隔多年,表姑母在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他七
七夜,引得王重阳出墓,之后二
携手同闯江湖。」小龙
幽幽地道:「想不到祖师婆婆当年对王重阳如此。」我再道:「其实表姑母对王重阳甚有
意,欲待委身相事结为夫
。当年二
不断的争闹相斗,也是表姑母故意要和王重阳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