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远去,陈兰君才回到房间,就着烛光,给邵清和写信。
简单诉说了一下家乡过年的况,问候了一句。
将信封封上,预备等过两天,去镇里拜年时再寄出。
只是陈兰君没有想到的是,才道大年初三,郑梅就板着脸来寻她。
“二妹,我想清楚了,我们还是去鹏程吧。趁着过年还有几天,先去看看你买的房子。”
这个转变有点猝不及防,陈兰君问:“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郑梅只是冷笑了一下:“也没什么,只是觉得还是往高处走,大地方,好发展些。”
上午她出去拜年,竟然有一个想给陈兰君做媒?
还说:“我知道你们家二妹是大学生,但是毕竟是孩子,这家
也是穗城户
,家里也是出了
部的,绝对差不了。”
一副皇恩浩的嘴脸。
郑梅简直想不通,她那么优秀的儿,这
是怎么有脸随便说给一个
家还一副“你们高攀”了的模样。
郑梅断然拒绝之后,那脸上挂不住,说:“呵,你也别太傲了,我也没有很想给你们介绍,说到底,你们家也只有三个
儿,就是挣再多钱,也是给别
家的,看你以后怎么办!”
……
大过年的,该骂就骂!
话说得这样难听,郑梅直接给骂了个狗血淋
。
她不想把这些七八糟的事说给陈兰君听,因此只说:“趁着还有几天假,我去看看还有没有火车票。咱们去考察一下,主要是看小妹在那边能不能找到接收的学校。”
既然郑梅想通了,陈兰君自然没什么反对意见。
车票么,自然是买不到了,好在还有熟在铁路上班,请
送上车再补票,直奔鹏程市而去。
第09章
火车一路南下, 每停一站,就多几个年轻,手提塑料桶, 肩上背着一卷凉席,手臂弯里挂一个沉甸甸的绿色旅行袋。这些都是往鹏程打工的, 多半是
孩。
改革开放不过几年,春运的苗已经隐隐出现。现在的春节假期短, 打工
放假直到大年初三。因此陈兰君一家
正好赶上回去打工的
, 拥挤得厉害。
“都是往鹏程的吗?”郑梅在陈兰君耳畔小声问。
“应该是。”陈兰君的目光扫过车厢里黑压压的,稍稍有些怀念。
想当年,她也是忐忑不安地挤上一辆开往鹏程市的火车。
现在,她第一次去打工的那家小电子厂, 应该已经成立了吧。
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傍晚, 火车到站,提前得了消息的阿晶一早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