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半点水渍,然后将盖帘儿上的黄瓜一层层码放进去。
最后倒变凉的料水,正正好没过黄瓜。
“挺好,明天早上就能捞出来吃了。”姜冬月封上盖子,把小坛子挪回西屋里。
唐笑笑:“妈,能把我的两个螺腌进去吗?”
养了几天,她对田螺已经没兴趣了,更怀念吃起来那鲜香滋味儿。
姜冬月笑道:“和菜不能一起腌,会坏的。你再坚持养养,以后配上新的螺一块儿吃。”
唐笑笑:“好~我明天拔喂它们。”
田螺不能瘦,瘦了不好吃。
收拾完厨房,唐墨还没回来,姜冬月给笑笑洗了澡,哄她睡下后,锁上门往大街去。
今天有月亮,街井台附近三三两两的乡亲聚在一起,都在议论今天陈
军的事儿。
姜冬月一打听,才知道陈党带着白天窜忙的
下饭馆吃拉面了,都还没回来。
“陈军这小子可了不得,家里一个,外
还有一个,啧啧。”
“也够他受的,听说孙梅芝带俩闺回娘家了,老丈
给
军一顿好打!”
“外那个小王庄的,叫啥名儿来着?好像才十九岁?哎哟~现在这年轻
呐。”
“王佳佳!她今天没来,说是医院躺着呢,光她那对儿爹娘过来闹了,那叫个能骂吵!”
“她哪敢来呀?来了孙梅枝能砍死她,陈军的脸都叫抓
相了。”
“哎哟,老陈家这回得大出血了,两儿得罪不起啊。”
“这血不好说出在哪呀,真是……”
“孙梅芝跟陈军可是过了五六年啊,孩子都生了俩,他还能往外出血?”
“那儿是个儿子嘛,今天b超单都带来了,咱睁眼瞎不知道,听识字儿的说上
还有陈
军名字呢。”
“老天爷呀,这下陈党有的
疼了……”
姜冬月听了两耳朵,默默回转家去了。
石桥村地方小,有点什么事都传得快,更别提这种风流戏码了,从前她成天活挣命的时候,也灌了满肚子八卦。
但姜冬月那时候子过得难,天天埋
活挣命,到小儿子半岁的时候,才听说孙梅芝坚持跟陈
军离婚了,
军就娶了外
找的那个王佳佳过
子。
如今回想起来,三都没什么好下场。陈家是村里富户,陈
军又理亏,孙梅芝离婚时就拿了一笔钱,据说有个三四万,搬回娘家过
子。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在娘家没住多久,当年便改嫁了。不幸改嫁的这个很不如意,转眼又离了。
等过两年姜冬月回娘家,在魏村偶然碰着孙梅芝的时候,她已经改嫁两回了,脸色瞧着大不如前。
后来听说又嫁了一回,这回嫁得远,是个城西的老鳏夫,子也过得紧
,很是煎熬了十几年。
直到两个闺成家立业,慢慢帮补着亲妈,那鳏夫也死了,孙梅芝的
子才好过起来。
陈军也没落着好儿。他离婚时横得很,说好俩闺
一
一个,但陈
党这边托关系使门路,陈
军又有钱有地的,硬是把俩闺
都攥在自己手里养着,一个也不给孙梅芝。
他倒是见自己闺亲,但后老婆不
啊。王佳佳年纪轻,进门时没办酒席受了委屈,后面又生了儿子,自然脾气大,看见陈
军靠近俩闺
就骂,家里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最后弄得陈
军给闺
几块零花钱都得偷偷摸摸。
陈军自然不满,但他已经在石桥村里里外外地把
丢尽了,没脸离第二次婚,几年下来,竟是把那副
五
六的狗脾气给磨
净了,不但能自己蒸馒
包子,连刷碗扫地的活儿也
,谁见了都说稀。
至于王佳佳,这年月风气并不开放,即使三十年之后,像她这种也要被指着鼻子骂小三,何况在九十年代初的乡下?
所以她悄没声息地嫁进来,好几年都没搭理。平常别
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顶多请陈
军,绝不叫她。连带她生的那个儿子也没同伴,
背后指指点点。
王佳佳受不了,等儿子大了要上学,就花钱送他进了市区小学,自己租了个房子陪读,一年半载地不见回来。
直到石桥村拆迁,姜冬月都记不住王佳佳长啥模样,实在是见得少。
“唉,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姜冬月回到家,栓上门接了热水泡脚,思量着该怎么办。
摸着良心说,假如这事落她上,也是咽不下男
勾三搭四那
气,一准儿想提刀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