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玄幻魔法 > 大明嫡子 > 第302节

第30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茅山鬼王 假替身在大佬身边混吃混喝 暗恋从黑夜中窥见光明 谁说我们关系不好 影帝有了超能力 偏执受重生后想开了 你大哥真棒[穿书] 炮灰有了盛世美颜后[快穿] 不是谋杀的谋杀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这就是为何当大明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喊出永不加赋的号之后,整个红薯地上的都齐声哭嚎起来的原因所在。『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最新发布页: 收藏不迷路!】

这是君王的最高志向,是官员们的最高追求,是百姓们最朴素的梦想。

当百姓的梦想实现之后。

只要官员们不太欺压过甚,君王不太过分昏庸,天下便是有少许的骚,也不足以演变成狼烟四起的天下大变之局。

百姓们的要求真的很少很少。

吃饱肚子,没有沉重的赋税,没有种种加征赋税。

“真的能亩产二十石吗?”

夏原吉心神震之余,终于是燥,艰难的问了出来。

随后,他便浑身一软,伸手撑在橡木桶上,缓缓的蹲在了地上。

只是被他握在手中的红薯枝叶,却得到了最高的对待,被轻盈盈的握着,等到夏原吉蹲稳了之后,才被缓缓的送到一旁的竹篮里。

朱允熥环顾左右,眼处皆是泪水染湿胸襟的汉子。

这一刻,他才清楚,在自己想要提高大明百姓亩产,填饱百姓肚子的追求之下,自己保守的说出亩产二十石的产量,对他们究竟以为着什么。

于是,朱允熥沉重的点着,并且加重语气肯定道:“只要诸位同心戮力,不断培育,孤相信,红薯的亩产会越来越高!”

这是用大明监国皇太孙的身份来做出承诺。

“殿下,咱们不要永不加赋也成,这……这红……红薯,当真能亩产二十石?”

“殿下,这是真的吗?”

“是啊殿下,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

不知什么时候起,朱允熥的身后围满了满怀期待,却又胆怯不敢上前的在上林苑监被雇佣做活的百姓老农。

“对!民们不求永不加赋,只要能亩产二十石,咱们十石……不!十五石也是可以的!”

“对!十五石也成!”

“没错没错。”

“要是能让我们种红薯,家里的稻谷都可以全都给官府。我们只要一亩地留五石的红薯就可以。”

当朱允熥转过身后,这些老农便直接将自己的底线出。

一时间,朱允熥哭笑不得。更多小说 LTXSDZ.COM

他们是如此的可,又是如此的傻。

一如既往的这般。

随后,朱允熥脸色一沉:“谁让你们如此胡言语的!”

皇太孙突然一怒,让在场的百姓顿时不敢做声。

所有都胆战心惊的低下了颅,害怕他们那大胆而过分的要求,是不是惹怒了皇太孙殿下。

夏原吉迟疑的上前一步,随后又停了下来。

皇太孙应当不至于此。

果然,如他所料。

只见朱允熥轻笑起来:“谁要是只让你们留五石的红薯,还要收走你们家中所有的稻谷,你们和孤说,孤带着去砍了他!”

皇太孙不怪他们?

原本低下的百姓们顿时心中一阵茫然。

恩出于上,赏罚于上。

他们从来只知道被动的顺从上面的要求,今那五石的请求,也是在一片激动之下才有的失之言。

只是,皇太孙似乎没有要责怪他们的意思。

这时候,朱允熥继续轻声说道:“朝廷如今相继在浙江道完成,在直隶等六道推行摊丁亩,这就是让你们往后每亩地都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赋税。

红薯不论是二十石,还是以后能亩产三十石、四十石,朝廷也永远只会收一样的赋税。你们种的越多,家里粮仓就越满!”

只要将商税推进正循环,并且不断的从海外吸收金银,大明完全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从民间吸收物资。

而只有当百姓足够的富足,大明才能从容的去做更多的事

甚至,能够建立起一直征召雇佣制度的百万大军,保证大明军队的长盛不衰,而不是因为军户制度,一代代的衰落。

“这是真的……”

“太孙说的都是真的……”

“太孙没有骗我们……”

转而,红薯地上又是一片哭泣声,声声不息。

朱允熥却是眉一凝,沉声道:“快些活,若是耽误了扦,你们谁也别想能自家种上红薯!”

此言一出,果然让在场百姓齐齐噤声。

袁素泰这时候也平复了自己的绪,从地上爬起来走到了朱允熥说身边,对着面前的老农们挥挥手:“且去忙活吧,早些起好垄,将红薯枝叶扦进去。”

随后,袁素泰便躬身面对朱允熥:“百姓愚钝,若有冲撞殿下,还望殿下见谅宽恕。”

朱允熥摆摆手:“百姓动容之言,孤不曾过心。”

袁素泰松了一气,脸上露出笑容,又道:“臣请自今起长驻于这片红薯地,待红薯收成之清点收成。”

朱允熥淡淡的回看向这位上林苑监。

如果是旁的话,或许有想要分润一丝功劳的意思,但对于袁素泰而言,他大抵是真的想要亲自照料好这片红薯地,同样也是真的希望能够第一个清点出红薯亩产的

“无有不可。”

朱允熥微微一笑,而后指向面前的红薯地:“已经起了几垄,监正若是有意,便与孤一同扦红薯秧苗吧。”

袁素泰满脸喜悦,欣然点

“合该如此。”

“合该如此。”

……

奉天殿。

皇帝正斜靠在软榻上,双脚架在侧扶上,神色轻松,享受着两名宫娥的按捏,不时侧目看向坐在殿内矮腿书案前翻阅奏章的太子,享受着这难得的一清闲。

自从趾道新征,北方九边有塞王坐镇,大明平衡海外倭国采掘金银。

虽然推行摊丁亩的事,在朝野内外有些波澜。

但整体上而言,如今的大明朝已经不知不觉进到了一个承平安稳的状态之中。

喜欢晒着太阳读书的太子爷,也不得不被老爷子拉出来,重新担起了国朝政务。

坐在太子身边的解缙,将手中的一份奏章缓缓放下,目光轻轻的看向太子。

“殿下,山西道大河春汛融冰,有部分府县受灾,地方上奏请朝廷调拨钱粮赈济。”

朱标将目光从趾道最新送来的奏章里挪开,看向陪在自己身边的解缙,脸上微微一笑,缓缓伸出手。

候在一旁的孙狗儿便立马亲自端着一碗茶水放在了太子爷的手掌上。

喝下一茶水润过嗓子后,朱标这才开道:“调河南道太仓存粮赈济山西,调运淮安府趾转运存粮太仓河南充实仓禀。下旨趾道,今岁转调夏粮存于淮安府太仓。”

从容。

到尾,面对远离江南产量赋税之地的山西道灾,太子朱标都表现出了最沉稳的从容不迫。

这是以往忧心百姓,心系天下社稷的太子不会有的变化。

那时候,江南的天灾虽然急切,但朝廷还能从容调度,而一旦北方出现灾,朝廷就会作一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医流狂兵 机甲定制大师 我的魔法时代 旧日篇章 超玄幻三国 破天录 进化之眼 基因武道 巫师的旅途 平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