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足以构成一支小队。
话虽如此,奋勇作战的先遣部队也摧毁了敌两支砲兵中队、一支护卫步兵中队。
儘管此一战果的代价太过沉重,却比第二十步兵师那纯挨打的局面好太多了。
有了先遣部队前车之鉴的第五师团本队抵达后,并未採取同样莽撞的打法,而是决定先布下防线、寻找敌方布署上的弱点。
此一空档对于没料想到会有这般重大损失的阿曼妮雅来说,实在来得太感激了。
如若敌军师团发动攻势,即使她拥有充足的重砲阵,伤亡惨重的护卫部队已经无法肩负起护卫职责,损失必定惨重。
阿曼妮雅发出求救信号,洛雅少将便让部下继续攻打敌混合部队,亲率机甲兵队绕过战场前往援助阿曼妮雅。
洛雅的部队半夜赶到,会合一处的解放军转守为攻,第五师团前卫阵地先是遭到轰炸,接着又得面临如入无人之境的机甲兵队。
师团动员所有兵力迎击,才勉强保住满目疮痍的前卫阵地。
夜袭结束后,洛雅及机甲兵队回防阿曼妮雅所在的重砲阵,第五师团则是连忙退至后方重整态势。
凌晨到天亮那短短的两个小时,则是阿曼妮雅这个月来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第三解放军再怎幺厉害,终究有其极限。
主力部队与千代游击队久攻不下顽强抵抗的敌军,洛雅和阿曼妮雅也无法解除与敌第五师团的对峙,战况再度陷入胶着。
洛雅考虑着也许是该提前派出新编步兵连队──那些自央格鲁招降并由千代洗脑过的士兵──但是若洗脑不完全,很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就在此一关键时刻,两支部队正悄悄往战况最激烈处赶来。
北上的是西方军第四十五装甲掷弹兵师团,南下的则是玛尔克森第四解放军。
儘管第四解放军不过是半个月来仓促成军的菜鸟部队,人数不足三千,枪砲弹药更是极度缺乏,葛琳上校仍因着旧识情谊前来支援。
事实上,玛尔克森方面本来就为了第三军的擅自行动苦恼万分,如今就怕深入敌阵的第三军兇多吉少。更多小说 LTXSDZ.COM
不管洛雅是否违抗命令,战线崩溃将会令整体战况急转直下。
考量到必须牵制波耳贝塔的第一军及第二军无法轻易调动,能够提供第三军援助的,自然只有未成气候的第四军,以及一个愿意带领菜鸟上前线的指挥官。
葛琳并不是战术高手,对于战技也不是那幺有自信,这点她很有自知之明。
她所要做的仅仅是将手上的士兵交给骁勇善战的洛雅,然后她就可以跟在一旁看看有没有轻鬆的战场可以让她发挥。
由于第四解放军的到来,第三解放军士气大振,在一场攻势中重挫了西方军的一整个砲兵连队,同时对被孤立而深感不安的西方军造成严重打击。
虽然西方军仍有充足的战力可以进行抵抗,而且还有两支友军师团正替她们牵制南方的敌军,这些对于慢慢下滑的士气却是一点帮助也没有。
确实,在局部作战上总是解放军获胜,而西方军能获得的最大战果,只有在面对千代游击队的时候。
毕竟那群游击队根本是採取不怕死的强袭战术,每支步兵分队都是以击杀机甲兵或炸毁坦克为最优先目标,即使分队全灭亦在所不惜。
机甲兵疲于应付敢死队,机甲防线渐渐出现漏洞。
那些烦人的游击队明明早就损失惨烈了,却还是能够不断派出一队又一队的游击兵,实在令西方军头痛至极。
与之为敌的西方军大概想也想不到,敌军每个突击分队里其实只有两名解放军士兵,另外四名只是从玛尔克森管辖区或募集或徵集而来的平民。
将这些缺乏训练的砲灰洗脑成视死如归的战士们的人,就是第三军的千代参谋官。
无论如何,解放军替补兵员到位后,情势终于明朗化。
面对援军受阻、大军被围、士气低落的窘境,第十一机甲师团长潘蜜拉上校提出了突围撤退的建议。
此意见没经过正式讨论就得到另外两位师团长的支持。
这都是因为全部队被害过大,尤其步兵师团更是几乎无法再战。
如果敌军砲兵选在这时候攻上来,由第二十步兵师主导的南侧战线必定瞬间崩溃。
那支连第五师团都攻不破的砲兵队,肯定是她们后撤的最大阻碍。
第三十三机甲师团长崔荻莉上校提出与第五师团一齐攻打敌机甲混合部队的方案,意即攻破重砲阵后再以直线撤退至友军背后。
此一构想遭到另外两位师团长否决。
崔荻莉这才知道,她的战友们早已不想再接触解放军的主力部队。
最后她们决定自千代游击队袭来的方向打出一道缺口,再绕过重砲阵撤退。
崔荻莉的提案没有被实现,最高兴的莫过于担忧着可能会遭受夹击的阿曼妮雅了。
她的砲兵队战备齐全、弹药补给也顺利得很,只要洛雅少将的机甲兵队协助防守,就算敌师团发动总攻击也不足为惧。
然而,若是腹背受敌可就不一样了。
阿曼妮雅很清楚,如此大规模的重砲阵要想将威胁提升到极限,就得集中应付来自同个方向的敌人。
况且,光凭洛雅少将的勇猛与机甲兵的机动性,甚至可以在重砲阵牵制敌前卫战力时扰其两翼、让她们无法全线并进、强行突破重砲阵。
附带一提,阿曼妮雅的补给线也确保装甲机的维护及补充,第三军惊人的后勤力可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成果。
反观千代统领的游击队,若採取攻势倒还好,面对海淹上来的敌步兵大队,所能展现的威力着实有限。
这是潘蜜拉上校想出来的方法:一支由第十一机师、第二十步兵师临编的机械化步兵扫蕩大队就像她们的敌人一样缩小规模,採取每四人一组的方式全面进击,让满腔热血要轰爆机甲部队的游击队一度受到打击。
一个分队换一架装甲机对她们而言十分值得,若是换四名步兵──充其量再加上一辆小型运兵车──可谓得不偿失。
千代游击队抵挡不住,西方军便在解放军的穷追不捨下损失惨重地绕过重砲阵、一路撤退到第五师团的阵地。
第五师团对敌阵发动佯攻,才得以牵制住那足以对撤退中的友军造成莫大伤害的机甲兵队。
第五师团和第四十五装甲掷弹兵师团準备对尚未合流的敌重砲阵发动总攻击,其余三支师团则是一路退到西方军指挥部。
当她们撤回雷默防线时,甚至不足万人。
有超过五千名士兵在这场作战中丧失性命与失蹤,负伤者更是多不胜数。
一支师团全灭、三支师团大破,开战五天便损失约八千名士兵,对于拥有兵力及军备优势的西方军而言这不啻是惨痛的败北。
西方军不得不承认她们严重错估情势,并且立即向本部求援。
本部第一军团总参谋长玛索?亚梅多夫强烈建议西方军将战局导入市街战,但是仅允诺提供必要的物资,以及一支协助保护亚库兹克邻近民众的部队。
要西方军放弃既有战线是相当困难的决定,这幺做意味着西方军的三万六千人(扣除留守的第十机甲师后仍达三万)无法在拥有完善的战备及补给情况下,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