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见上一见。”
柳清明微微点,“既能在此
世中独立世外,这夏朝定是能
辈出,百载努力。师尊曾言,万物皆是修行。若能从中取其真味,当是一份不小的收获。”
……
一处偏僻的宫殿。
启志帝与柳清明会面。
相谈甚欢。
两从白天畅聊到黑夜,又让侍者点上烛火,秉烛夜谈。
不时还有会端上来几本书籍。
便是启志帝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修行者中,竟真有对夏朝历史感兴趣的。
而论起对夏朝历史的了解,除了顾先生之外,他说第二,没敢说第一。
许多不为知的隐秘细节,夏皇都能拿出佐证,与在野之言论自然不同,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听的柳清明是连连点,时而一声叹息。
夏朝百余年历史,真要细细讲述一番,一时间自然是不够的,可讲清楚大致脉络,那自然是毫无问题。
当启志帝说到前些年,法家领袖商的离世之时,纵是柳清明都忍不住遗憾的说道:“恨不能早来十余年,与那般杰会面。恨不能早来百余年,与那墨子、荀子、禽子等
把酒话天下。”
与
之间,许多的心绪是共通的。
虽然那些只是凡俗中顶天立地的豪杰、圣,但既能让
欣赏,便自有其价值。
这种在短时间内,通晓凡尘绝顶物一生光辉的魅力,的确无与伦比,恨不得让
并肩而立之。
正所谓见贤思齐焉,正是此理。
“往事虽已做古,但夏朝史书,永远都留下了他们的名讳。夏朝能有今,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身为夏皇,吾亦是
受其感召,不敢有片刻松懈。”
启志帝总结道。
“夏朝倒是的确对得起前之努力。从墨子提出的民之三患,再到夏朝如今之兴盛面貌。若墨子在天有灵,想必也定是十分欣慰。”
柳清明颇为感慨的说道。
“在天有灵?敢问柳仙师,您即是仙道中,天下间是否存在
间、黄泉?死去的
,能否在另一地相会?”
提及此事,启志帝相当好奇的问道。
间、黄泉路,这些东西在民间一直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但究竟是不是真的,那就只有死知道了。
可积德的说法,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即使是不信鬼神的墨子,也提出了明鬼的观点,虽然这个明鬼跟凡俗中鬼怪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毫无疑问的是,至今仍有不少相信,生前作恶死后遭殃,什么十八层地狱的传说,三岁小儿都有所听闻。【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