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杨厅长去现场,老板那边,我只是打电话告诉他消息,具体什么况,我还不知道。
丁应平说,我现在赶到报社去,有什么况,希望你及时告诉我。
发生了群体事件,谁都害怕,丁应平也不例外。唐小舟原想保持一贯的少说为佳原则,转而一想,这件事,毕竟是自己惹起的,此时的丁应平,大概有种大祸临
的感觉吧?怎么着,自己也要在背后力撑他,主动对他说,首长放心,我感觉老板非常冷静,他心里一定有数。
很快,杨泰丰匆匆赶来了,和唐小舟握了握手,拉着唐小舟坐上了他的汽车。
汽车迅速拉响警报,向江南报社急驰而去。在车上,杨泰丰主动谈起具体的安排。他说,按照赵书记的命令,他已经向市局、区分局以及武警雍州支队和防
支队下达命令,他们正在赶往现场。同时,他已经下令省厅和市局派出相关
员着便装带上针孔摄像机,对现场进行录像。附近几个制高点,也都派出相关
员进行摄像。相关
的录像资料,将会及时发送省厅进行鉴定。省厅技侦力量也已经全部到位,万事俱备。
唐小舟以前也经历过群体事件,当时他是以记者身份
到群众之中,并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近指挥中心。听了杨泰丰提到的处置方案,他心中便想,看
形,赵德良并不是立即想办法遣散闹事者,而是维持秩序?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这样的事件,拖得越久越不好解决。当然,他也想过,如果自己是赵德良,应该怎样解决此事?
处理这类群体事件,确实是考验当权者执政力的一大难题,如同民间的一句俗语:
豆腐掉进灰里,吹又吹不得,拍又拍不得。处置稍稍过当,后患无穷。这大概是赵德良
主江南以来,遇到的最大最严峻的考验。对于是否能够平稳顺利地通过这场考验,唐小舟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此时,他最希望的是留在赵德良身边,从旁观察赵德良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手段,说不定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杨泰丰的对讲机里,不断有消息传来。开始是各个部门赶到现场后的通报,接着,便有各方面的消息汇总。
聚集者大约有五百,因为是清晨,街上
流少,并没有形成围观。但江南
报门前是雍州市的主
道,闹事者将道路完全堵了,双向被堵了很多车辆,
通完全堵塞。眼看上班高峰就要到来,这条主
道,承受着整个雍州市巨大的
通压力,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此事,对于雍州市一天的秩序,都会形成极大影响。武警防
支队按照命令,正在将闹事者压缩到报社门前,
警开始疏散车辆,要求所有经过报社门前的车辆绕道行驶。闹事者
数众多,目前还无法发现组织者,他们的年龄层次比较单一,二十岁至三十五岁的男
居多,也有极少数
,这些
,主要是一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
。从
音判断,闹事者主要是柳泉
。现场已经聚集了一些围观群众,两百
左右,公安部门正在甄别,以便将其疏散。
指挥车赶到现场。现场聚集了大批警察和武警,整个路段被控制。雍州市公安局在江南报社对面的一幢高楼建立了指挥部,分管公安政法的副市长邓初华在此亲自指挥。杨泰丰和唐小舟到达指挥部,邓初华分别和两
握手,介绍
况。
邓初华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目前局面正在得到控制,报社门前的通,南向北已经恢复,但车辆受到控制,主要是公
车可以行驶,其他车辆,一律改道。北向南,道路还被闹事者占有,估计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完全恢复。
唐小舟并不希望家当自己是领导,
他没有像杨泰丰那样听汇报。毕竟,邓初华是常务副市长,省会市属于高配,副市长属于下厅级,常务副市长是省委委员,市委常委,和不挂政法委书记的公安厅长,是平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实权更大。面对杨泰丰,他摆出低姿态,主动向他汇报,那是因为,邓初华原是雍州市公安局长,当时,杨泰丰就是副厅长,是他的老领导。
唐小舟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一切。
窗外是雍州市的南北中轴线芙蓉大道,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雍州银行大厦,对面就是江南报社。芙蓉大道是雍州市最宽的一条路,这条路十车道,自从建起的那天起,一天比一天显得狭窄,而此时,倒异常宽广,原因是南向北行驶的车辆几乎没有,甚至连行
,也都被
警截住了,偶尔有一辆车经过,不是公
车就是警车。北向南行驶的半边路,因为还被部分闹事者堵着,大量的公安以及
警,正在压缩
群,路面还没有畅通。对于江南
报大门,唐小舟是太熟悉了,自从离开大学参加工作,他就在这里进出,十几年来,天天如此。虽说每天这里
来客往,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冷部门,何曾有过如此热闹的场面?门前那段几米宽的空间,原本是报社职工用来停车的,此时,全都站满了
,闹事者、围观者加上处理此事的公务
员,加起来有上千
,不仅报社门
,两边也都站满了
,可谓
攒动。
警和武警防
支队,在十分努力地将公路上的
向报社门前挤压,报社门前的空间毕竟很狭小,挤压起来十分不易,过了半个多小时,才总算将
通要道疏通,而公路旁的
行便道,却被挤得水泄不通。
十点钟,唐小舟接到余丹鸿的电话,让他立即赶回,省委常委要开紧急会议。
唐小舟离开的时候,杨泰丰正在接听电话,看他的神,估计是赵德良的电话。唐小舟向邓初华告别,和邓副市长握手的时候,杨泰丰仅仅只是向他挥了挥手。
下面的公路被封锁,邓初华派了一辆警车送他离开。坐在车上,唐小舟看到,局面已经被控制,整个路段因为实行通管制,除了公
车,所有车辆一律绕行,报社门前,大量防
警察将闹事者控制在一条大约宽四米长三百米的窄道上。闹事者
绪虽然激动,局面却在公安
警的控制之下,不太可能发生大的
力事件。
回到省委,罗先晖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他显然对事件的发生极度不满,认为之所以导致这次群体事件,完全是由于省委以及省委宣传部的错误所致,是因为错误地刊发了那篇文章,引起了群众的强烈
不满,而省委又未能及时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常委会会场气氛极其压抑,大家或许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排队,你自己的脚往哪里挪,在不于谁对或者谁错,而在于谁会最终胜利。
见唐小舟出现在门,赵德良打断了罗先晖,说,小舟,你进来。然后对常委们说,小舟同志一直在现场,对现场
况比较了解。下面,是不是请小舟同志介绍一下现场
况?
罗先晖对自己的发言被打断有点不满,可毕竟是省委书记发话,唐小舟又是从现场回来。唐小舟能够感觉到,赵德良之所以急于打断罗先晖,是因为自己受到攻击,他需要调节一下气氛,以便喘气。
余丹鸿往唐小舟面前放了一杯水,带点关切地说,是不是忙得水都没喝上?先喝水,别急,慢慢说。
指挥部里自然有水喝,唐小舟并不渴,为了表示自己确实没顾上喝水,他将那杯水强行喝下了。放下杯子之后,他说,我和省厅的杨厅长一起去了现场,现在,我把现场的况,简单地向各位首长汇报一下。
他汇报的况其实简单,无非是现场有多少
,这些
可能来自哪里,是什么年龄结构和
别结构,有些什么诉求,现场局面如何。现场指挥部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的
况如何等等。这些
况,早已经由各个方面汇报给省委,并没有新的东西。
仅仅是打断显然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