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停了三个月。”
“你需要再仔细审核一下你的稿子,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待的地方又没了。”
再改的话直接退圈得了,她想,算了,不改的话,自己估计还得进去。
“而且到现在一个月,你总共只演了七场,不同的七场。”可灵的声
音逐渐变高。
完了,又要生气了。又要念经模式了。宋溪微微偏。
“还给了我十八个不同的稿子,有的甚至修改了好几版。”可灵拿起电脑旁边的几张稿纸,摇了摇又放下,“你一下子写这么多,是要马上往编剧方向发展吗?”
“而且这些东西除了你根本没敢讲。”她接着又飞快说:“不是夸你的意思,你最好也别讲。”
“宋博士,我知道你很能写,但表演是上台一遍遍改出来的。你都从学术界离职了,少当理论派。”
宋溪拖着长音说:“知…道…啦……”办公室角落里的吊兰好像看着比上次更蔫了点,她想, 应该放盆发财树的。
“对了,罗老板让我和你说声,有个男的想和你聊聊,打算约你明晚演出前吃个饭。”
“男的?能不去吗?”
“她说你一定得去。对方是市局文化部宣传科的科长,不好拒绝。”
不知道为什么,宋溪脑子里忽然掠过那个白衬衫,不对,他看着也蛮年轻的。
可灵飞快地在手机上作几下:“呐,推给你了,加一下
家。”
神经。都决定了。嘛还让她来加对方。宋溪瞥了可灵一眼问道:“你直接把我推给他,不就行了吗?
嘛特地让我过来一趟。”
“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她笑得一脸无害:“而且我也问了呀,林科长特地给我说:\'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再劳烦她加我吧。\'”
“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她笑得一脸无害:“而且我也问了呀,林科长特地给我说:'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再劳烦她加我吧。'”
爹的。地址发<布邮箱LīxSBǎ@GMAIL.cOM活到30岁了,最烦这种装吊的,吊兰都没他吊。宋溪无语地点了添加好友。
林晏之。
看起来就是真名,无趣。宋溪把自己“码老师的春天”网名删掉,重新输自己的名字,发送。
等她收到林晏之好友通过的消息,已经是晚上饭点的时刻了。
宋溪刚做完饭收拾好厨具,厨房里的热气还没散完,牛丼乌冬面升腾出一层浅浅的雾气。
她坐到餐桌前,又拿筷子把刚刚撒到上面点缀的葱花拨到一旁。
喝了一汤后,她停下了。点开他的朋友圈,除了工作相关的推文,其他什么都没有。
宋溪双手握着手机打字:“您好,我是宋溪,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秀演员。”
不行。
不够重视。
“您好,我是宋溪,社会学博士,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秀演员。很高兴认识您!希望有机会和您多多
流,共同进步[握手][加油]”
“明晚6点,剧院旁边的这家料餐厅,可以吗?”下面接着一个餐厅的链接。
她刚添加完最后一个表符号,准备点发送,就收到对面的消息。
输了。手速慢了。她又删掉刚才打的一长串然后发送,“您好,我是宋溪,社会学博士,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秀演员。”很不高兴认识您。
还要引用他的内容。“可以,到时候见。”
对面没有再回复了。宋溪拿起筷子开始吃面,又想了想中午和可灵的对话。
乌冬呀乌冬,码老师什么时候能有春天呢。
第二天下午三点,为了避开下班高峰的地铁,宋溪提前到了剧院附近,在旁边找了个咖啡厅,坐下戴上耳机,打开电脑开始码字。
一杯冰咖啡搭配一千五百字文字稿,写完刚好快到约定的时间了。шщш.LтxSdz.соm
她喝掉最后一咖啡,背起双肩包离开,前往餐厅。
哦,是白衬衫。
他在餐厅门笔直地站着,整齐的寸
边缘处碎发微微翘起,整个
净挺拔,白皙的皮肤里透着微红,五官分布得极为对称。
他看见她过来了,抬起手打了个招呼,抿起嘴微笑。
“林晏之?”
“嗯。叫我晏之就好。”他带着她绕了几个圈,在一个榻榻米包厢前停下。
“抬脚。我帮你脱鞋。”林晏之蹲下身,等她配合。
宋溪退后了一步,笑了笑:“我自己来就好。”
桌上已经摆好了几道菜和几杯饮品。她选了个靠近自己喜欢的菜的位置,把包放在身侧后坐下,目光虚化地对焦在他背后的墙壁上。
“宋溪。”
她回了神,下意识地应了声:“嗯?”
怎么不是宋小姐了。
她想,怎么第一次见面就喊全名。
自己常都是宋小姐宋老师宋博士宋教授和的听着,好久没听到全名了,成年
的体面呢?
林晏之平稳的声音响起:
“我是林晏之,32岁。本硕博都毕业于p大的政法系。目前在市局文化部宣传科担任科长,未来按计划都会在政界工作。”
“无不良嗜好,私生活净,作息规律,
绪稳定,不抽烟,偶尔喝
酒应酬。”
“家乡在市,父母长期都在政界核心工作,感稳定。我是独生子,家庭和睦。”
“我目前住在中海华庭,计划三年左右调往市,担任市局宣传部副处。”
“你需要的东西,我都能给你。”
林晏之一直盯着她,看着她的眼睛不断下扫,偶尔抬起和自己对视,眨眼。
“你要我拿什么来换?”她回应着他的目光,神
严肃。
“你。”林晏之的视线丝毫未躲闪,和她对视。
他顿了一下,补了句,字句分明:
“我要你。”
“你说的是包养,还是恋?”宋溪敲了敲两下桌子,审视道。
“结婚。”
第3章 板凳管得太宽了
“林先生,我就不自我介绍了,”宋溪语气平静,眼神淡淡,“你应该已经查过了吧。”
林晏之没有接话。
他确实查过,得到的只是一份标准的简历:本科毕业于p大光华院,二十七岁拿到国大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社会心态与社会分层。
回国后在大任教三年,整个学术生涯里发表了不少国内外的顶刊论文,上个月却突然辞职。
父母都是三线城市市的普通中学教师。
履历上的只是冰冷的文字,而坐在眼前的宋溪,是活的火源。
“我并不适合你。”她接着说,语气不急不缓:“也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利益。你应该找一位更适合你的结婚。”
她的拒绝没有愤怒,也不带绪,只是简洁、明确、没有回旋余地。
林晏之仍盯着她想,简单直接,很适合我。
空气短暂凝滞了一瞬。
他慢慢开:“我确实想找一个单纯、温柔、贤惠,同时可以互利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