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字的烙铁,以及那种虐打隶用的九个齿儿的铁蒺藜,其实南方地主并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北方
宣传的资料罢了。”
可事实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进档案馆里,翻一翻美国内战发之前南方各州的旧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刊载着成版的缉捕逃
广告。而且,根据广告中的特征描述,这些黑
逃
差不多个个脸上都有烙印,胸
和背部满是鞭痕、伤疤。此外,当时的南方有不少武装打手团伙,专门以替富
缉捕逃
为生,甚至还有广告在推销经过特殊训练、专为追捕逃
所用的凶悍猎犬!
很显然,玛格利特?米歇尔在写《飘》之前肯定没看过这些东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视而不见。
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战争失败之后,强烈反对废的南方白
顽固派,组建了奉行白
至上主义的三K党。这个三K党乃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种族恐怖主义组织,曾经犯下过无数罪行,并且到现在还有部分残余组织于美国南部存在,继续对有色
种实施
力活动。但在《飘》中,却把三K党描绘成保卫白
的侠义团体,还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三K党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按照这部小说的鼓吹,当时所有“真正的南方
”,包括
主角斯嘉丽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内,几乎都参加了三K党……
——这么看来,按照现代的观点,斯嘉丽这位主
公的身份标签,似乎就应该是铁杆反动派后裔,反政府组织成员、极端种族主义者……外加武装恐怖分子
目?是不是有点太劲
了?
遗憾的是,无论米切尔士在《飘》一书之中如何妙笔生花,颠倒黑白,试图为残酷的黑
制度披上一层温
脉脉的外衣,所谓“幸福的
隶生活、和谐的
隶社会”,都依旧不过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的伪命题——除非受到
力和死亡的
迫,这世上怎么会有
乐意去做
隶?而
隶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总之,隶社会是
隶主的天堂、
隶的地狱。而笔杆子则总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
隶主”手里……
因此,对于《飘》这本书中对昔南方
隶社会的过度美化,有一位黑
作家艾丽丝?兰德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并且提笔写了一部同
小说《风吹走了》。该书以一个黑
代替富家白
小姐斯嘉丽作为主角,重新演绎了一遍《飘》所讲述的故事,通过对《飘》中大量
物、
节和对话的改编,用辛辣讽刺的笔调,揭露了那些白
绅士在光鲜外衣之下的残忍、虚伪和堕落,从而表现出当年黑
隶的悲惨命运,以及黑
们对这种不公正命运的抗争,故而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看到这里,也许有会说,美国黑
已经被解放一百多年了,这种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个婆罗门种姓的
教授,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仆
。前不久,她在博客
志上写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嘘自己家对待仆
是何等的仁慈宽厚——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仆
在不当班的时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厅里,观看大屏幕
晶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肥皂剧。
但问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教授自己坐在沙发上,仆
却必须跪在地板上。而那张长沙发最起码可以坐得下四五个
,旁边还有几张靠背椅……可仆
们却不能坐,因为他们是低种姓族群。
这要是放在我们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你让你家里的保姆有凳子不许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试试看,
家不气死才怪!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格侮辱,在当今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印度社会,都已经算是宽容的表现。
如果当前的中国社会也突然变成这副模样,那么某些节匮乏的富
和“
英”,或许会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很是喜欢,但是放在一般的
民群众身上,却恐怕会愤怒得要
炸了!
放到民国时代,恐怕也是一样: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肯定是水火热的地狱;而对于少数“
英”来说,那倒确实是能够肆意妄为的天堂!
所以说,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的社会地位和个
收
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在两极分化、阶级对立、陈规陋习、漠视权等问题上,恐怕比现在的印度社会还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于黑暗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