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唐代诗张继举掉归里,夜泊枫桥,以一首脍炙
的《枫桥夜泊》名传后世,寒山古刹闻名天下,到了苏州,又怎么能不去寒山寺一游呢?
苏州首富吴济渊恭请张天师至府上为老太爷祈福,张氏兄妹也是一次来江南,久闻太湖风光,想去湖上一游,采菱泛舟,特意遣
往杭州邀请杨凌。龙腾小说 ltxs520.com江南三大镇守太监位高权重,杨凌既然住在莫府,吴济渊当然不会把这位镇守江南的莫公公撇在一百年,于是便一并邀了莫公公夫
一同前往。
官船沿着古运河而作,恰巧经过寒山寺,张天师兄妹和吴济渊便在枫桥相候。杨凌今换了一身轻衫,若不是身旁那一众背弓提刀的番子就是他的活招牌,以他的打扮相貌必然被
当成一个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
虽然早听说这位钦差年纪甚轻,乍然看到他的样貌,吴济渊仍然忍不住露出一丝讶色。这位苏州首富年约五旬,看其相貌温文尔雅,虽然吴家世代经商,但是在苏杭一带也有大片的土地,吴家子弟也多有功名在身,所以算得上是江南豪门、士族名流。
今张天师是主,请的主客是钦差大
,但是要说到熟识,倒是莫清河和吴济渊彼此熟识一些,当下莫清河向吴济渊介绍了杨凌,吴济渊向莫清河介绍了张天师兄妹,一行
有说有笑地走进寒山寺内。
今莫清河也换了一身便装,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这一打扮还真看不出太监模样,与那风
万种、妖媚动
的莫夫
站在一起,还真有种郎才
貌的感觉。
寒山寺方丈听说今京里钦差大
和镇守太监莫公公要到寺里一游,丝毫不敢怠慢,早早儿地就迎出了门外,老和尚年逾八旬,须发皆白,满面红光,身板儿硬朗的很。
他披了大红袈裟,率着寺中长老、知客僧和十几个小沙弥恭恭敬敬地将杨凌等迎进寺去,这寒山寺虽名声甚响,其实寺庙极小,要转上一圈儿用不了多少时光,一进寺门就见那
大铜鼎香火极旺,信众敬燃的两指粗的香
在鼎内,老远的就闻到一
呛
的烟火气。
寺中并未因钦差大光临而将其他香客拒之门外,不过番子们抢先冲进寺去。四下一站,那
其实任谁见了也知道来了大
物,又有寺中轻易不见客的老方丈亲自陪同讲解,那些信众早已识趣地避到了一旁。
杨凌对这寒山寺,好奇胜于先上。虽说到了苏州,园林和寒山寺才是必须一游的地方,在杨凌心中,倒是燕子坞才是第一向往之地。张天师是道家至尊,到了这佛家圣地,也觉得自己身份有些尴尬,至于莫清河、吴济渊又是本地游惯了地,虽然老方丈十分殷勤,众
的游兴也都不甚浓。
这一来众走马观花,本来不大的寺庙走起来更快,只不过半个时辰,杨凌就转到了寺后,绕过前边阁内供奉的佛像,一转过去他就瞧见两名僧侣正双手合什,跪在蒲团上顶礼膜拜,杨凌初时还以为是寺内僧
参禅礼佛做功课,忙止住了脚步,不过他们为何在佛像后边施礼,却令他有些奇怪。
那位方丈原来以为钦差大不会这么快就逛到后院,所以并未及时叫这后院僧
回避,这时见影响了大
游兴,他忙摆手示意知客僧将那两个灰衣和尚赶开。
杨凌见那两个和尚一身僧衣与寺内僧侣有些不同,二肩后又都背着斗笠,似是远道而来,瞧着总觉得有些怪异,又有些熟悉,他蹙着眉想了想,忽地想起一些
本漫画片中见到的僧侣就是这副打扮,不由奇怪地问道:“方丈大师,这两位高僧可是贵寺的僧
?”
方丈恭敬地道:“钦差大,这两位僧侣
本拾得寺,是来本寺参拜并求取佛经、佛像等物的。”
吴济渊一旁笑道:“大,唐贞观年间此寺有两位得道高僧,名曰寒山、拾得,后来拾得和尚东渡
本,在
本建了一座‘拾得寺’,传道授经,甚受当地
敬重。故此
本僧侣和信徒若来东土,大多要来这寒山寺参拜一番。”
“哦?”杨凌见寒山寺方丈和吴济渊谈及本,神色从容,毫无不忿之色,心中先是有些诧异,随即便想到此时
本尚未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虽然沿海一带倭寇作恶多端,但那群海盗在
本同样属于不法歹徒,况且其中还夹杂着许多中国海盗,这时的百姓并未因此迁怒
本国
,不禁释然一笑。
他抬步走到那两个正欲退出殿去的本和尚面前,先向二
参拜处看了眼,见墙上浅浅一副画像,年代甚是久远,绘的是两个憨态可掬、甚至有些滑稽的和尚画像,方丈大师迎上来笑道:“大
,这便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画像了。”
杨凌点了点,瞧见画像左边有两行字,这两句对话实在有名,他早就听说过,只是一直不知出处,此时见了这才晓得竟是出自寒山、拾得之
。
他顺念道:“世
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旁边立即有一接道:“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杨凌诧然回,瞧见正是两个年轻的
本僧
之一,正合掌向他回答,杨凌不禁笑道:“你这和尚,倒记的清楚。”
那本僧
地他夸奖,脸上不禁露出喜色,说道:“多谢大
夸奖,贫僧圆仁,是
本‘拾得寺’僧侣,贫僧还记得寒山大师曾问: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大师回答说:弥勒菩萨曾云:有
骂老拙,老拙只好说;有
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
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那一段偈语足足有三百多字,这和尚记的清清楚楚,一一念来抑扬顿挫,方丈大师听罢欣欣然合掌道:“善哉,善哉。”
圆仁微微一笑,满面矜持地向方丈合什一礼,显然也有些自得。吴济渊在一旁呵呵笑道:“拾得大师东渡传经,果然信徒众多,真是功德无量。”
杨凌瞧着这述高僧偈语,面带得色的和尚,想起后世他们举国化身强盗、到中土来烧杀抢掠地行为。不禁淡然一笑道:“拾得大师这段话确实蕴含玄妙佛理,大师记地果然纯熟,那么我来问你,你背的下来……可铸得到么?”
圆仁怔了一怔,沉吟半晌才肃然回答:“我做不到。”
杨凌又问:“那么……贵国有信佛之国,又有多少做的到呢?”
圆仁沉默半晌,额上渗出涔涔汗水,竟是始终说不出话来,杨凌晒然一笑道:“纵然将佛经一卷卷倒背如流,那佛也不过是挂在嘴上,你刚刚说……悟得真常理,月为邻伴,这真常理便是这么悟出来的么?”
圆仁和尚沉默片刻,鞠了一个九十度地大礼。坦然道:“大
一语如当
喝,贫僧受教了,多谢大
指点。”
杨凌笑道:“不敢,说是随意说,‘悟却是真常理,月为邻伴’,呵呵,
月者,明也。若是贵国真的与
为善,则这
月之明……我大明朝岂不正是你们地友邻良伴么?”
圆仁和尚听了抬看了他一眼,有所警觉地道:“大
这么说……可是因为贵国海盗为患,胡此迁怒我国
民么?”
杨凌笑道:“你敢否认那些‘海盗’之中,没有利欲熏心地大名派遣的军队冒充海盗为恶么?”
这些事已是公开的秘密,大明朝都有许多知道,更遑论
本的圆仁了,圆仁听了脸上一红,不敢出言反驳,他想了一想却道:“但是……贵国何尝曾表示出善意?我国想与贵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可贵国却无理要求我国必须以臣子之礼晋见。
若依臣礼,贵国则不惜赏赐,而我国僧侣也要常常渡洋前来,随身携带回去一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