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除非真正大商贾,一般是不愿运输贩卖粮食的。
蔡京名声臭大街,背叛了王安石,背叛了司马光,熙宁改革派、元祐保守派被驱逐出了朝堂,成了乡野名望士绅,在这些影响下,商贾们也根本没
愿意与蔡家有生意往来,蔡府田地产出也只能由海瑞商号通过纲辰货运到北方贩卖。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玥儿不仅将蔡府各管事换了一遍,更是直接断了海瑞商号的货运生意,不再将蔡府名下田庄、店铺、作坊产出给海瑞商号贩卖,而是强
着杭州商贾高价收购蔡家粮食、锦帛。
杭州商贾唯恐影响到了自家名望,本就不愿与蔡府有生意往来,张玥儿的强势也激起了各家族的不满,愿把店铺卖给蔡家也不愿生意往来。
说来也好笑,各家族换汤不换药,直接把蔡鞗的流言蜚语换成了张玥儿,不仅杭州城传的沸沸扬扬,更是向四周府县迅传播,面对这种形,蔡鞗也只能摇
苦笑。
各家族不配合,即使用权势迫,得到了几家店铺又如何?名声坏了,百姓不愿进
蔡家店铺,粮食、锦帛堆积如山却无法贩卖出去,最后也只能与之前一般无二,只能想着将货物贩卖到北方,但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成的,每个成功商贾都有自己的特殊渠道,不是说将货物贩卖到北方就贩卖到北方,即使有船只可以货运到辽国,销售不出去也是徒呼奈何。
大批粮食、锦帛堆积在仓库,店铺里却冷冷清清,正值夏税之时,去岁锦帛未贩卖出去,新丝又将库……
张玥儿面临的困难,苏氏早先年也全都经历了一遍,若非如此,也不会由海瑞商号货运到北方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