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喊了一声,没得到回应。『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曾秋萍没奈何,只得过来开门。
门一打开,见外站着一个样貌出众的小姑娘,曾秋萍一时没想起来这
是谁,不过看着这张脸,曾秋萍下意识的不喜欢。
或者说,曾秋萍不仅仅对这张脸,而是对所有长相出众的孩子都没好感。
主要因为她家老刘是厂长,亲戚、下属,想着法儿的想塞进来的漂亮姑娘不老少,要不是有她在这里挡着,曾秋萍就不信,老刘能一直把持的住。
曾秋萍的眼很是警惕:“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你好,孙副厂长家是这儿吗?”程晓珍说着晃了晃手里的信封,“我爸刚叫我去邮局取信,正巧看见有好几个咱们厂的,我就一起拿过来了。”
程晓珍手里的信封全都是假的,里装的全是白纸,不过她像模像样的在信的封面上写了
名,还盖了自己用萝卜刻出来的戳,看着像模像样。
一听她是送信,且不仅仅送一家,曾秋萍脸色好看了很多。
“我家不是孙副厂长家,你这信里都有谁呀,我看看有没有我儿的信。”
“您拿去看吧,全是邮递员给我的,不知道都有谁。”
程晓珍大大方方的将信递过去,站在门
并不进屋,很是懂规矩的模样。
曾秋萍见她脸都给冻红了,接过信封快速翻动起来,心里对着个姑娘观感好了一些。
“这里面没有我儿的信。”曾秋萍有些遗憾。
这些信封都是程晓珍写的,她还刻意用了不一样的笔迹,里面有谁没谁,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她脸上也带着恰到好处的遗憾,“您一定很想您儿吧?”
曾秋萍又重新看了她一眼,这才发现跟前的姑娘和她儿一般大,语气骄傲道:“是挺想的,不过我
儿在外
读大学呢,和你这种连工作都没有的姑娘可不一样!”
程晓珍回了她一个浅浅的微笑,并进行了适当的吹捧。
“您儿可真是厉害呢!竟然还是大学生!”呵呵:)
“您儿一定像您,长得又好看又聪明!”呵呵:)
“您儿毕业以后肯定是直接包分配工作吧?乖乖,这么出息的闺
可不多见!”呵呵:)
曾秋萍现在觉得程晓珍有点顺眼了,是个还不错的姑娘,至少她看出来这个姑娘说的是真心话,而且听说她儿是大学生,也没露出嫉妒之类的
绪。
在程晓珍询问,要不要下次她帮着代拿信封的时候,曾秋萍果断的报了儿的学校、专业、名字。
“那就麻烦你了,我儿在中央大学,金融系,名字叫刘莉莉。”
“不麻烦不麻烦,我记下了,回看见你
儿的名字就给你把信捎回来。”
曾秋萍点点,颇有一点这事
给你是看得起你的感觉。更多小说 LTXSFB.cOm
等程晓珍借送信从刘厂长家出来,狠狠的揉了揉笑的发僵的脸。
刘厂长家的还真是了不得,真当自己是颗葱了。
要不是为了打听刘莉莉学校和专业,她才不费这么大周折呢!
说起来也不知道刘家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对外将儿的学校和专业捂的严严实实,就连以前和刘莉莉玩的很好的张红,也完全不知道对方在京市哪里。
京市那么大,学校那么多,没有确切的消息,找一个无异于大海捞针。
眼下知道学校和专业就好办多了。
*
邮电局门,有个长相格外出众的小姑娘正在打电话,她身后还排了好几个
,大多是男同志。平时不耐烦的男
,这会儿倒是安分了不少。一个个斯文有礼,活像是大学生,把柜台上的大姐瞧得险些没笑出来。
“......谢老师,这个事麻烦你了......回
,我要是有机会去京市的话,再请您吃饭。”程晓珍拿着电话认认真真的说。
那边也不知道说了句什么,程晓珍轻笑了一下。
原本排队明面上等着打电话,其实在偷偷观察她的那些,被狠狠晃了一下。
程晓珍似有所觉的回看了眼,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见她似乎要挂电话了,紧跟着排在她身后的,还问能不能和程晓珍能不能跟她谈对象。
电话的另一,谢云蔚的脸色瞬间变的难看起来,想提点程晓珍几句,先前她还差点跳
火坑,如果这次非要再找个
,最好还是进了大学再说。
但又怕她觉得自己啰嗦,犹豫之间,对面的电话已经挂断了。
听着听筒那边的“嘟——嘟——”声,谢云蔚脸色沉的能滴下水。
“老谢,你不是吧,我就是跟你借几张棉花票,下个月就还你了,反应这么大的吗?”
谢云蔚气鼓鼓的从兜里掏出一把票证,一脑推过去:“你要哪些,随便挑吧,我有事出个门。”
张立民:“嗯???同志们,你们觉不觉得老谢不对劲?”
“早就不对劲了,也就是你才发现!”
“嘿,你们倒是给我说说啊!”
......
另一程晓珍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对方,她暂时没有想要处对象的意识,上辈子的婚姻且不够糟心的,怎么会想要再次踏
火坑?
“哟,要不怎么说还是你魅力大呢!瞧瞧,给我发现了什么!”
程晓珍一转,正巧同张红的眼对上,对方眼底促狭都快漫出来啦!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共同经历了王志华的事,张红现在对她倒是有几分朋友的意思了。
张红:“走走走,柳枝正满世界找你呢!”
“找我嘛!”
“请你吃饭呗!她才从农场回来,听说你的事,就想找你叙叙旧,你以前不是和柳枝玩的最好?!”
柳枝啊,程晓珍想了想,那也是个苦命的姑娘。
第7章 旧友
柳家姊妹多,柳枝排行老三,和张红、程晓珍同岁,不过和两不一样的是——柳枝是唯一一个筒子楼这一片下乡的姑娘。
下乡兴起的时候,柳枝3岁,刚上初中。
当时的说法是但凡有适龄的青年,且没有工作的,每家都要出一个下乡。
按说柳枝上有个哥哥、姐姐,又都还没工作,年纪也合适,怎么着都该
到这两个
中间的一个。可也不知道柳枝妈怎么想的,跳过了两个年纪大的,反倒让年纪最小的下了乡。
程晓珍和张红家只有哥哥年纪合适,不过两当时已经在厂里工作了,不符合条件,她们俩呢则因为年纪过小,逃过一劫。
程晓珍记得上辈子知青返开始,柳枝也回城了,不过她不是一个
回来的,身边还带着一个庄稼汉和一个孩子。
“晓珍!这里!!”
柳枝穿着几年前的大花棉袄,长长的发盘在脑后,看见程晓珍过来,手晃得起劲儿。
几年不见,柳枝变得又黑又瘦,笑起来脸上仍旧有两个梨涡,不过程晓珍总觉得这对梨涡跟从前比瘪了不少。她边上站着一个老实的局促男
,手里还牵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柳枝弯腰将孩子抱起来,让他叫程晓珍姨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