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玄幻魔法 > 大明嫡子 > 第303节

第30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茅山鬼王 假替身在大佬身边混吃混喝 暗恋从黑夜中窥见光明 谁说我们关系不好 影帝有了超能力 偏执受重生后想开了 你大哥真棒[穿书] 炮灰有了盛世美颜后[快穿] 不是谋杀的谋杀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这时候,躺在软榻上的朱元璋,不由侧目看了过来。更多小说 LTXSFB.cOm【最新发布页: 收藏不迷路!】

朱标则是摇摇:“诸矿倭工还需三月一调。北方长城、戍堡常年皆需修缮,每岁到期,命山西道诸矿不得延误调运到期倭工前往长城。”

解缙点,表明将此事记下。

这一条政策,总结而言,就是凡从倭国被运来大明,送往山西道等地煤矿上的倭矿工,没三个月就要换一个矿区挖矿。

每年,还活着的矿工,就要被送往北方长城去负责修缮长城的工作。

至于修缮长城之后的倭矿工……

大明每年总是在不断的进攻原。

这是一项极为隐蔽不可明言的国策,应天朝堂上从来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拿这件事来说事。

在每年数百万两金银的刺激在,在已经扩充到两万兵马的镇倭大军的不断传来新探金银矿藏的刺激下,应天朝堂上君臣一直默契的认为,一座独属于大明的倭国,才是一座世间最美好的国度。

至于倭国何时会反应过来,何时会忍受不住大明的平衡。

扬州府、淮安府每都在练的数万善水官兵,足以随时填充进镇倭大军的序列之中。

后世史书上不会记载,洪武年间每岁会有多少倭被运到山西道,也不会记录有多少倭再也没有回到倭国,更不会记录每年在大明会死去多少倭

史书上,只会记下应天朝堂,一次次的赈济北方的灾,一次次的不断修缮壮大九边的防线,户部大仓一年年的加修。

史书上,只会歌功颂德大明皇帝的仁慈、臣子的才

而这一切,又将会围绕着另一个

大明第一位监国皇太孙朱允熥。

“太孙今在做何事?”

朱标轻声询问儿子的动向。

解缙微微一顿,而后开:“先前臣去通政使司,闻听太孙今出宫,往西城外龙湾码登佛郎机商贾之船,后又往上林苑监去了。”

“解大绅,你觉得那小子说的亩产十石的粮食,这世间当真能有吗?”

一道最显浑厚威严的声音,在解缙和朱标的身后发出。

齐齐回

只见原本还躺在软榻上享受撂挑子的朱元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背着双手,如同村中偷听院墙的老农,面带笑容的好奇询问着。更多小说 LTXSDZ.COM

解缙很老实。

他老老实实的摇回答:“陛下,臣不知道。”

朱元璋微笑着伸手拍拍解缙的肩膀:“那你觉得,允熥今是在夷商的船上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了吗?”

解缙沉吟片刻:“殿下从夷商的船上下来,就去了上林苑监,臣以为,大概是殿下找到了某几样东西。”

朱元璋轻叹一声,而后目光感慨的看向朱标和解缙两

“若我大明真有亩产十石,足可功盖三皇,德过五帝!”

“我大明也将受万世供奉!”

皇帝的双眼闪烁,神色激昂。

只是动容之后,却又很快的平复下来。

世间当真有亩产十石的作物吗?

朱标在一旁善意的笑道:“父皇可要出宫,去上林苑监看看?”

太子爷这句话刚刚说完。

奉天殿外便已经是传来了一阵密集躁动的脚步声。

内官总管孙狗儿脸色一变,连忙从偏殿冲了出去。

少顷之后,只见孙狗儿脸色古怪的又走了进来。

不等他开禀报外的动静。

朱元璋、朱标等,便见六部五寺的官员们,尽数都好似忘了规矩般,直接冲进了奉天殿偏殿里。

还不等皇帝开

以吏部尚书詹徽为首,殿百官齐齐躬身:“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

齐声作揖之后,詹徽轻挥衣袍,满脸红光的高声道:“臣启奏陛下,太孙今于龙湾码夷商船舶停靠处寻得辣椒及红薯,此时已于上林苑监栽种,太孙言红薯可亩产二十石。上林苑监无不哭,祈祷上苍足愿。臣等闻之,喜不自胜,不自禁,宫请奏陛下,往上林苑监,观此上苍所赐护国社稷祥瑞之物!”

二十石。

这个能够掠动整座中原的数目,在奉天殿内回着。

戎马一生,杀伐决断的朱元璋,眉角也不由一颤,而后抓住身边太子的手腕:“二十石!”

朱标苦笑点:“您没听错,詹尚书确实是说了二十石。”

而后,太子眉微微一皱,旋即快速平复。

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老爷子手臂猛地一抖。

这是老爷子自从主应天城,登基称帝之后,从未有过的反应。

哪怕是在株连李善长等淮右开国功臣的时候,哪怕是在……母后和雄英薨逝的时候。

功德盖过三皇五帝!

朱标和老爷子默契的对视了一眼,两心中之意不言自明。

“去上林苑监!”

朱元璋沉声提气。

此刻的上林苑监内。

前湖和琵琶湖之间的红薯地,此刻之间一顶顶的,两瓣朝天,在一条条笔直的地垄旁移动着。

一片片的叶片被压在地垄上,周遭压出一个凹坑,稀释后的农肥浸泡湿润到泥土之中。

只需要一个夜晚的时间,这些现在还软塌塌的红薯枝叶,就会逐渐的盛满活力,然后生根发芽,根系扎进泥土伸出,枝叶不断的扩张,将整个地垄覆盖。

一个橡木桶中的红薯藤并不足以铺满整片红薯地。

当橡木桶被撬开的时候,朱允熥从泥土中挖出了五块红薯,不是发芽长出红薯藤的原种,而是长出红薯藤后根系发展出来的红薯。

这里面有个先后的关系。

却也说明了这五块红薯是可以食用的。

只是,这也让朱允熥不太确定,这样的红薯藤到底能不能继续生根发芽。

如果不能的话……

或许自己还要叮嘱即将返回西班牙的范虫,带着大明的宝船走一遭他找到红薯的那个海岛。

当朱元璋带着乌泱泱一帮官员,在上林苑监的官员指引下,来到红薯地的时候。

正看到自家的大孙子,带着一帮官员和农户在一个个农肥坑里扦红薯藤。

只是看了一眼,朱元璋就能瞧出,已经扦了红薯藤的地垄大约有三分地左右。

“臣去叫殿下。”

解缙上前,看了一眼因为忙于劳作而没有发现皇帝到来的朱允熥等,拱手对皇帝说道。

朱元璋却是一挥手:“都噤声,咱过去看看这小子农活如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可封禅

皇帝发话,所有立马噤声压住脚步,默默的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后。

只是,所有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官员们总是有着一莫名的骄傲。

他们总认为,只要天下按照他们的设想去发展,就会天下太平。

当君主喜好武事,乃至于亲征疆场,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天下即将不稳定的开始。

而一个合格的君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医流狂兵 机甲定制大师 我的魔法时代 旧日篇章 超玄幻三国 破天录 进化之眼 基因武道 巫师的旅途 平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