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不如这些军事派别。
唐小舟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抗,肯定是所有政治军事派系一致的目标。谁不抗
,谁就死路一条。这其实是不用讨论的,有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个
就是汪
卫。汪
卫选择了和抗
完全相反的路,选择了和
本
同流合污,结果,他败得很惨,成为了历史的罪
。当然,还有其他
或者其他政治派别,选择了投靠
本
,结果也都一样。所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根本就不会选择一个必败的结局。这是要点之一。
钟绍基似乎有些明白了,问道,要点之二呢?
唐小舟说,要点之二,在抗统一阵线内部呢?是不是和国民党紧密团结,就是惟一出路?共产党的经历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钟绍基说,这大概就是你的立点了。
唐小舟说,我一直在想,国民党为什么选择了正面抵抗?为什么不像共产党一样,选择侧后迂回?国民党的正面抵抗,可以说是在正面消耗,而共产党的侧面迂回,却是在侧面发展。
钟绍基说,国民党必须正面抵抗,它拥有一国的资源,如果不正面抵抗,用不了多久,本就会占领中国的全部,那样的局面一旦出来,抗战就失去了意义,国民党作为政府也就失去了对全国的领导和控制。
唐小舟说,对,国民党作为中央政府,它必须正面抵抗,哪怕明知是巨大的消耗,他也必须消耗。这是一级政府对国民必须承担的。可是,国民党是否就只有正面抵抗一条路可走?这一点,就很有必要讨论了。现代战争是立体的全面的多方位的战争,是多种形式的结合。任何一个战略家,都应该明白一点,一条道走到黑的战争,肯定是失败的战争。可非常不幸,国民党却坚持正面抵抗,并没有很好地采取其他形式,尤其是像共产党那样,建立敌后根据地。
我知道,国民党也曾想到过建立敌后根据地。可他们试了试,弄了一些所谓的游击队组织,可这些组织并不成功,他们最终放弃了。共产党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走得非常艰难,非常曲折,毕竟成功了。正是借助抗战,共产党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用今天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利用抗战,经营了自己。
钟绍基说,这好像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吧?
唐小舟说,可能不是。但我想,共产党如果不这样走呢?他会怎么走,能怎么走?恐怕只有两条路,要么走汪卫的路,不和蒋介石合作,就和
本
合作。要么走晋系桂系的路,和蒋介石紧密合作。这三条路,只有一条路,后来的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那就是和
本
合作。也只有一条路,证明是最正确的,那就是既和蒋介石合作,又保留自己的特点和策略,有相对的独立
。
钟绍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时那种形势下,要能判断出哪条路是最正确的,实在太难了。像汪卫陈公博这样一些
,都不是傻子,而且是非常杰出的
。
唐小舟说,是,只要能够在社会的顶端领导流的
,肯定不是一般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汪
卫没有看明白,毛主席看明白了?我注意到一点,像汪
卫蒋介石这样一些
,是一些读洋书的
,受的是
本教育。毛主席呢?受的是中国教育,甚至教育程度远远不如汪
卫蒋介石,因为不足,所以他更加努力勤奋。他对于古代一些东西的研究和理解,恐怕不是一般
所能比。比如三国史。如果撇开某些因素进行一番比较的话,三国的历史,和中国抗
战争的历史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钟绍基说,也是三力量,而且是对比极其悬殊的三种力量。
唐小舟说,仅以军事政治力量判断,曹势力如同
本,强大无比。孙权势力就如国民党,虽然远远比不上曹
,却比第三
势力强得多。最弱的是刘备,弱得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如果历史能够重来的话,曹
应该怎么
?联合孙权,把刘备先
掉,然后再和孙权争天下。
钟绍基点起一支烟,猛地吸了几,说,你这样一说,我还真有点明白了。
唐小舟说,当然,三国和抗战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同时也想,或许毛主席当年并没有从三国受到多少借鉴,只是处境和刘备以及诸葛亮极其相似,被
出来的。阎锡山、龙云、李宗仁那些
,虽然和蒋介石有政治分歧,但他们同属于国民党。只不过国民党不同的派系而已,总体来说,
他们既会有斗争,又会有共同的政治利益,所以,他们无论怎样斗来斗去,也是在一锅里搅和。共产党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政党,共产党如果走阎锡山他们的路,最终不是被国民党同化,就是被国民党消灭。如果被国民党同化,就只可能成为国民党内的另一个政治派系,其实力,甚至会远远弱于晋、桂、滇。像东北系、四川系、广东系这样强大的派系,都能被蒋介石逐步蚕食,何况实力最弱的一个派系。如果不愿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政治派系,结局肯定就是被消灭。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好研究的?既不想当汪
卫,又不想成为国民党内的另一个阎锡山、李宗仁甚至更不想成为杨虎城张学良,就只有另辟蹊径。
钟绍基说,有道理,有道理,每次和你谈话,都让我学到很多。老弟呀,脆,我向赵书记把你要来如何?先当副秘书长,过几年再给你解决。
唐小舟说,好呀,哪一天,赵书记同意放我的时候,我一定到你这里来。
第二天,唐小舟在市公安局转了一天,下午回了高岚,晚上和刘凤民一起吃饭,在家里住了一晚,次返回雍州。
夏天说到就到了,天气热了起来。知了整天叫得心烦。
扫黑行动已经开始几个月,唐小舟也将所有的市州全都跑过了,有些重点地方,跑了几次,结果让他充满了忧虑。惟一有成绩的是柳泉,基本将该抓的都抓了。可是,审讯工作遇到了难题,那些
很会使用缄默权,无论问什么,就是不开
。其他地方,泸源和雷江虽然有些进展,可嫌犯都跑了,抓不到
,工作也无法打开局面。
最让唐小舟困惑的是赵德良的态度。两个多月过去了,扫黑工作毫无进展,赵德良却不发出收兵指令。刚开始还有些在赵德良耳边说,这个黑是扫不下去了,不如趁早收官。到了现在,所有
不再在赵德良面前提起此事,大家对此讳莫如
。赵德良也几乎不召见杨泰丰等
,偶尔,杨泰丰要求向他汇报,他也是找借
推掉。
最终的结案陈词,渐渐送到了公安厅,一切都没有脱离当初的预想,大部分汇报材料,都只有一个结论,经过两个月的调查,本市虽然有一些犯罪团伙,但还没有形成黑恶势力。
终于,唐小舟接到侯正德的电话。
侯正德问他,你在哪里?
唐小舟说,我在闻州。
侯正德说,赵书记叫你回来。
唐小舟有点意外,问道,什么事?
侯正德说,没说,只是叫你今天赶回来,晚上,他
要和你谈一谈。
晚上谈?
现在已经快五点了,外面下大雨。进六月,就是南方的汛期,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防汛都是
等大事。就算能够避免发生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也很难避免次生灾害。连续几天,省委都在开会,研究防汛减灾工作。这种时候,赵德良把他叫回去,目的何在?
这次的雨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时断时续,时大时小。唐小舟驾车上路后,恰好赶上了大雨,高速公路上积了一层水,新的雨点落在上面,溅起一层水雾,降低